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巴中巴州区10.2万人住进新居 “坝坝宴”进村史馆见证发展 正文

巴中巴州区10.2万人住进新居 “坝坝宴”进村史馆见证发展

时间:2024-03-29 09:02:19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娱乐

核心提示

原标题:巴中巴州区10.2万人住进新居 “坝坝宴”进村史馆见证发展9月10日,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村民在新居阳台上聊天。本版图片均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一县一策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 谁从身后来

原标题:巴中巴州区10.2万人住进新居 “坝坝宴”进村史馆见证发展

9月10日,坝坝宴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巴中巴州村民在新居阳台上聊天。区万谁从身后来本版图片均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一县一策

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人住最寻常的进新居进“坝坝宴”竟成村史馆的主题。

原来,村史对于长滩河村而言,证发展2018年春节的坝坝宴一场“坝坝宴”是该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那时,巴中巴州村民刚搬进新建的区万聚居点不久,为庆贺乔迁,人住大家共同出资,进新居进在村委会的村史院坝里摆了80桌坝坝宴。

长滩河村的证发展“坝坝宴”主题村史馆,是坝坝宴巴州区脱贫攻坚的历史见证。自脱贫攻坚以来,谁从身后来该区累计建成聚居点676个,集中安置2.9万户10.2万人,其中贫困户7424户2.44万人。2018年,巴州区实现脱贫摘帽。到2019年底,该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17元。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 范芮菱

搬新房 10.2万人搬进新居

在巴州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只见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新居镶嵌在青山碧水间,绿化带、微田园、硬化路、文化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上午10时,家住曾口镇书台村的村民何正秀送孙女上学后,回到家中。她打算给房子做个大扫除。两层楼的小洋房有6间卧室,她拖完地,等女儿、女婿回来清理客厅天花板的水晶灯。

今年是她家搬进新居的第4年。何正秀记得,以前一家人住在村里的一处滑坡隐患点附近,“是个土坯房,全家6口人,但只有两间卧室。”

2017年8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何正秀一家仅花了9000多元,就搬进了这套150平方米的新居,客厅宽敞,家具整洁,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现在家里5个人挣钱,我就负责照顾老人和孙女。”

在巴州区,像何正秀一样搬进新居的人还有很多。自脱贫攻坚以来,该区累计建成聚居点676个,集中安置2.9万户10.2万人,其中贫困户7424户2.44万人。

兴产业 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另一个重要章节。

44岁的致富带头人王茂全在书台村流转621亩土地,栽种食用菌、道地药材和其他果蔬。和纯粹的流转土地不同,他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一年除固定的土地租赁费,还要按效益给村民分红,最高的一年分了780元/亩。”王茂全记得,曾有一户贫困户入股6.2亩土地,那年拿到8000元。

此外,在巴州区,不少村子引进企业就地建起产业园区,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在大和乡界牌村5社,曾经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苟文华在帮扶干部建议下,到就近产业园区务工,同时积极学习养殖技术。如今,她家年收入已从脱贫前的不到1万元增长到近6万元,不仅还清外债,还供女儿上了大学。

长滩河村也是如此。村里采取“公司+专合社”模式,组建伊甸假日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并与巴州区巴药公司共同成立殿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以乡村旅游、优质水果、中药材为主的致富产业,建成以桃李和白芍为主的特色产业园1600余亩,带动村民稳定增收。现在,村里每年定期举办“山水化湖桃花节”,赏桃花、吃坝坝宴成为经典品牌,旅游经济效益初显。

创新风 酒席总量减少六成

下午3时许,73岁的长滩河村村民王永申走出家门,门口的鸡冠花开得正好,院墙边几个冬瓜拉扯着藤蔓坠到地上。他准备去村里位于村委会的日间照料中心喝茶,顺便跟棋友切磋几局。

“我们这里水电气三通,空气又好,比城里住着舒服。”王永申只花了5分钟,就到了村委会。清洁工老李正在打扫村委会院坝,这里便是2018年春节长滩河村举行集体坝坝宴的地方。

村党支部书记杨秀春记得,当时共有158户村民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新居。“乔迁新居是件大喜事,庆祝肯定就要办席摆酒,但158户轮着办,估计一年都办不完。”杨秀春说,为减少铺张浪费,村两委商定出大家共同出资办坝坝宴的想法。

自这场坝坝宴起,长滩河村建起红白理事会。3年来,村里办酒席总量减少60%。

同时,通过民主选举,长滩河村还建立了业主委员会。新居建成之初,业主委员会主要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监管等事宜;新居建成后,他们的职责改为整治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督查清洁卫生及物业管理等工作。67岁的王成雄是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前阵子他刚找人改进了村里的自来水管道,为村民节约不少抽水的电费。

如今的长滩河村,聘请了3名清洁工,负责每日到各家收垃圾、打扫公共区域。“我们还在道路两旁每隔50米就放置一组垃圾桶,试点垃圾分类。”(记者 钟帆 范芮菱 肖雨杨)